
读此文前,麻烦您点击一下“关注”,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,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,感谢您的支持。
文 |书生taik
编辑 | 书生taik
前言
说起朝鲜想来,大多数人的印象都是比较朦胧的。
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,除了抗美援朝外,中国和朝鲜的关系似乎也就那样了,远远算不上亲近。
这并不是错觉,而是因为中朝两国的关系远没有你想的那么融洽,甚至在20世纪60年代,朝鲜还在苏联的怂恿下对中国提出了领土要求。
那这又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朝鲜人的长白山梦
打开如今的中国地图,当目光放到吉林图安县时,你会惊讶地发现,在当地的长白山,这座因为人生而被广大国人所熟悉的山林,有一半竟然不在中国境内,而是归朝鲜所有?
那这又是怎么回事呢?
长白山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,这点是无可争议的,早在成书于战国时期的《山海经》,便已经记载了长白山当时的长白山的名字,还叫不咸山。
此后,在中国的汉唐史书中,长白山又曾分别被冠以太白山等诸多称呼,直到辽朝时,才将此地命名为长白山,并沿用至今。
另外说一句,如今朝鲜人称呼长白山为白头山的叫法,其实也不是朝鲜本地的称呼,而是清朝满语中的说法。
说起来,长白山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,也只是一座比较有名气的山峰而已,没办法,中国这片大地上,名山大川多了去了,长白山的地位实在谈不上有多高。
可是对于朝鲜人而言,长白山的意义那就不同凡响了,堪称是圣地一样的存在,是朝鲜民族的象征。
且在抗日战争期间,金日成和朝鲜人民军的同志们,就是依靠着巍峨长白山,才得以保存下了革命的火种。
其意义之于朝鲜,不亚于延安之于中国。
因此,在2014年,金正恩上台时还特意来到了长白山,缅怀先人,同样也是宣告着自己的地位。
对了,虽然和朝鲜不对付,但是韩国人对长白山也极为看重。
还记得前些年韩国人给自己找的那个祖宗檀君吗?
按照前几年韩国刚出的历史教科书的说法,檀君是天帝的孙子,被天帝降下人间负责统治朝鲜半岛。
而檀君的妻子就是长白山里的熊,两人就是在长白山里衍生出了朝鲜民族。
在今天韩国的国歌里,还有直至白头山被磨平”的歌词。
但问题是,长白山是中国的领土啊!
把中国的领土当成自己的民族象征,这个操作是不是多少有点不合时宜呢?
围绕长白山的争论
说起来,在历史上,朝鲜一直都想要把长白山变成自己的合法领土,但可惜的是,由于在历史上,朝鲜大部分时期都是中原王朝的附庸,所以这个要求自然不会被答应。
直到1710年时,彼时的朝鲜政府才通过一些见不得光的手段,在清朝两国边境划分时耍了一些手段,成功拿到了部分长白山南方的土地,并把长白山变成了两国边境区域。
但此时长白山的领土主权依旧是中国所有。
直到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后,清王朝战败,不仅使台湾、澎湖成为日本人的殖民地,也让朝鲜陷入了被日本殖民统治的苦难岁月。
日本人一直都想要以朝鲜半岛为跳板染指中国的东北,因此,他们强迫大量的朝鲜人来到了长白山进行开荒。
之后,伴随着日本人又将魔爪伸向了中国东北区域,原本处于两国边境的长白山,便在实际上被日本人控制。
1945年,日本战败投降后,中国便根据清朝时期的条约,收回了原本属于自己的长白山土地。
彼时,也是刚刚草创的朝鲜政府,虽然也对长白山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,但也明白自身的条件,对长白山问题选择了沉默。
而在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,两国也默契地在长白山的归属问题上达成一致,即长白山属于中国。
可是在1960年,朝鲜领导人金日成却突然召回中国政府,要求两国重新划分对长白山等边境区域的主权归属!
事实上,在那一年,同时对中国的领土主权发难的可不止一个朝鲜,印度,阿富汗,尼泊尔,甚至是缅甸,也都同时向中国施压。
至于这些国家为什么会有如此行为,也很简单,彼时中苏交恶苏联为了打压中国,便开始鼓动中国的这些邻居给中国找麻烦。
虽然说在这些恶客中,除了印度对彼时的中国尚有威胁外,其他几个国家,中国解放军反手就能将其全部镇压。
但此时的中国正是三年自然灾害的困难时期,再加上新中国建立后就一直奉行独立和平的外交政策。
因此,最终,中国领导人决定和平解决这些领土争端。
随后,由周恩来总理牵头,新中国就历史遗留问题与周边各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友好会面。
并在1962年中朝两国达成协议,双方共同签署了《中朝边境条约》,在条约中,中国将原属于自己的1/4的长白山区域,划归朝鲜作为善意。
需要注意,除了长白山山区外,当时中国还将位于鸭绿江出海口的两座岛屿,绯缎岛和薪岛也一同给了朝鲜。
这绝对是极大的让步了。
因为交出这两座小岛,不仅使得东北的出海贸易受到了威胁,而且还等同于将鸭绿江的航道主动权也交给了朝鲜。
那么,中国做出了如此巨大的让步后,朝鲜又有何反应呢?
真正较量
首先,中国在1962年与朝鲜及时达成了协商是相当重要的一步棋。
因为如果对这段历史有了解的同志,应该就都知道,1962年,中国最大的动静就是趁着美苏古巴导弹危机的时候,派兵前往中印边境,痛殴了印军。
没办法,印度的背后是苏联,朝鲜的背后也是苏联。虽然中朝两国之间有过不错的交情,比如说抗美援朝,以及新中国对朝鲜给予的各种物质援助。
但是国与国的交情实在是靠不住啊,尤其是当中苏交恶,朝鲜已经站在了苏联一边后,中国的每一次对外反击都必须慎之又慎,见缝插针。
争取做到不打则已,一打就要让所有人都感到畏惧。
而1962年的对应自卫反击战正是如此,说实在的,如果中国之前把这股火发到朝鲜身上,即使打赢了,也不会有人畏惧中国,反而会给中国带来很多麻烦。
可是打印度就不同了,当时的印度可是号称世界第三啊,中国一仗打趴了世界第三,这个威慑力就强很多了。
完全可以起到敲山震虎的作用。
事实上,也确实如此。
在中国完虐了印度后,邻边国家对中国的态度立刻就好了不少,尤其是巴基斯坦,更是很快就在两国边境问题上达成了一致,也让朝鲜没有了之前的嚣张气焰。
只不过,就像前文所说的那样,虽然中国软硬兼施,让朝鲜明白了新中国的强大,但问题是已经被绑上苏联战车的朝鲜,到底还是与中国渐行渐远了。
1965年,伴随着勃列日涅夫执政,苏联,苏联进入了全球扩张模式,而朝鲜也继续成为苏联对中国发难的马前卒,令两国的关系陷入冰点。
随后的几年中,伴随着中苏两国在领土纠纷,国际外交等诸多领域和苏联的摩擦愈演愈烈,中朝两国也在1968 年结束了外交关系,并且关闭了边界通道,进入了冷战状态。
不过,好在朝鲜还没有彻底忘恩负义。在1970年,两国的关系又逐渐走向了正常化,只是再也没有曾经的亲密了。
尤其是等到1971年,中日建交。随后,中美建交以及中韩建交后,朝鲜对中国的态度就再次恶劣了起来。
尤其是1992年的中韩建交,更是深深地刺痛了朝鲜政府,因为直到今天,无论是朝鲜还是韩国,都不承认对方的合法性,认为自己才是半岛上的唯一合法政府。
为此,当时已经没有了苏联供血的朝鲜,竟然很有骨气地拒绝了中国的物资援助。
结果,就是在1994年,由于天灾人祸,再加上没有了苏联廉价石油化肥的补贴,朝鲜这个曾经号称进入了发达阶段的社会主义国家,陷入了漫长的饥饿岁月之中。
如今的朝鲜虽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,但是却几乎已经再也看不到曾经的繁荣了。
没办法,这就是小国的悲哀,没有了大国的援助,所谓的发达,也只是梦幻泡影罢了。
至于中国,这早就已经度过了那段难熬的岁月,正一步步地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向伟大的复兴之路。
结语
如今的长白山,作为中朝两国的边境著名景点,每年都会有大量的中国人和朝鲜人共同登山旅游。
在这座寄托着中朝两国共同美好愿望的高山之上,在经历了数不清的冲突和握手后,两国人民终究还是站在了一起。
